时间:2022-10-31 来自:德和资
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。但生活节奏加快、工作通勤时间延长等问题也接踵而来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年轻一代因独居及工作压力常常饮食不规律,导致外卖大行其道。不健康的饮食造成的问题越来越多,人们对“健康”也愈加关注。要保证健康饮食,新鲜果蔬必不可少,然而大多数果蔬极易腐烂,通常在常温下放一段时间就开始变质,各类冷库在此时就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。但是冷库贮藏的食材还具有营养吗?
新鲜食材vs.处理后经过冷藏/冻的食材,哪种更健康呢?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,肯定是新鲜食材更为健康。但其实不然,速冻蔬菜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。
速冻蔬菜通常采用优质的蔬菜进行烫漂,当菜转为深绿色即可捞起,置入凉水中冷却,冷却后的菜放入离心机甩干,之后进行冷冻,在零下33摄氏度至零下40摄氏度冷风环境中速冻45分钟左右(蔬菜形成时间不同),再进入冷水,表面形成薄冰,就可防止氧化。
许多人对速冻蔬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,认为速冻蔬菜营养大量流失。其实速冻蔬菜和新鲜蔬菜一样有营养,甚至营养价值更高。美国农业部的调查结果显示,冷冻蔬果和新鲜的相比,营养素含量整体上没有明显差异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,冷冻蔬果中维生素 C、B 族维生素、类胡萝卜素的保存率还更高。这是因为速冻蔬菜的原料要求比较高,必须是品质优良、成熟度适宜、大小长短均匀、无病虫害、无污染,而且收获后要求不浸水、不捆扎、不重叠受压并及时运输的蔬菜,从采收到速冻,视品种的不同控制在4~10小时以内,从而保证了原料的新鲜度。速冻后的蔬菜一直控制在-18℃以下的低温环境中,其内部的各种生化反应也受到抑制,速冻运输中不会丢失蔬菜中的营养。速冻蔬菜时,由于蔬菜脱水时间短,水分能够快速通过摄氏零度到-5度时的最大结晶区,细胞内与细胞隙同时形成细小的冰晶体,不致破坏细胞壁。解冻后,蔬菜具有良好的还原性,基本保持了原来的色,香,味,形和营养成分。蔬菜速冻后,其汁液中除含有大量水分(一般为65%至97%)外,还含有无机盐,有机酸,糖,骨胶等可溶性营养物质。
此外,为了保证果蔬的实时供应,冷库的存在必不可少。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,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水果生产国,年水果产量近3亿吨。然而中国果蔬年损耗也非常大,2019年相关的数据显示,我国水果的损耗量达20%-30%,而发达国家的损耗能控制在5%以下。
果蔬高损耗是由采收不当、采后处理技术落后、贮藏条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,而其中果蔬的保鲜问题贯穿全程,所以保鲜难题成为果蔬降低损耗的关键点,也是其痛点所在。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很早就开始重视冷链建设和管理,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冷链体系。相较于这些国家,我国直到1955年才建成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肉品储藏冷库,1968年才建成第一座生果储藏冷库,1978年才建成第一座气调冷库。根据国际冷藏仓库协会(IARW)数据显示,2018年美国人均库容面积达到0.49立方米/人,日本为0.32立方米/人,中国仅有0.13立方米/人,人均冷库容量只占美国的1/4。
我国冷链行业的发展程度远远低于许多发达国家。为了加速我国冷链产业的布局,2021年底国家出台《“十四五”冷链物流发展规划》。规划中提到,将建设100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,每个骨干基地都将涵盖较大容量的冷库建设,预计十四五末,我国冷库增长至少2,000万立方。
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,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、发育;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。为锁住食材的营养,保持食材的外观、口味,让生鲜农产品以“最佳状态”到达消费者手中,德和资扎根冷库行业十余年,提供高规格的食材贮藏冷库,服务于社会,让更多人能吃上营养健康的好食材。